• <em id="4ep9y"><ruby id="4ep9y"><u id="4ep9y"></u></ruby></em>
      <button id="4ep9y"><acronym id="4ep9y"></acronym></button>
    1. <span id="4ep9y"></span>

      <span id="4ep9y"></span>

      分享至手機

      【邵陽市】新邵縣以“2×2”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發展新優勢

      來源:網絡 時間:2024-05-11 18:13:45 訪問:262 次

      向“新”而行 向“質”攀高

      ——新邵縣以“2×2”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發展新優勢

      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內,機械轟鳴作響、車輛穿梭不斷,施工現場如火如荼,占地80畝的再生資源交易中心即將建成;湖南廣信、凱通電子入選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其中湖南廣信已申報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計劃實現“零”的突破;巨口鋪鎮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示范基地里,低鎘水稻新品種試種成功投入生產,預計畝產達1000斤……

      今年以來,新邵縣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扎實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七大提升行動”,堅持產業立縣,特色強縣,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方向,以創新、融合、開放為動力,著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做特做強循環經濟、裝備制造2大優勢產業,做好做優現代農業、文旅康養2大傳統產業,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融合開放的“2×2”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了積極進展。

      優勢產業突圍

      ——做特做強循環經濟、裝備制造2大優勢產業

      縣城往東10公里,走進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只見標準化廠房林立,道路寬敞,環境優美。在鴻騰鋁業公司的生產車間,廢舊的鋁型材在重熔后,經過除氣精煉、細化過濾、冷卻鑄造一次成型成合格鋁擠壓用棒材。由于訂單供不應求,該公司擴建了標準化廠房3萬平方米、年產5萬噸鋁型材生產線,綜合樓4000平方米來滿足生產需要。

      園區所在地的雀塘鎮是全省著名的廢品集散地,誰曾想,原來的“垃圾小鎮”,開展產業清退,走“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綠色化”的發展之路,重點打造以廢舊金屬、廢舊塑料橡膠等4條優勢產業鏈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一座年產值63億元的綠色產業新城拔地而起,一躍成為湘西南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地。

      相比在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生產車間內機聲隆隆,湘商產業園區資江電子生產車間里卻是一片“安靜”的忙碌。印刷、燒成、蝕刻、調阻、cob封裝,機械臂手揮舞,數十種特殊材料,通過30多道工序加工后,凝結成一枚枚僅指甲蓋大小的熱敏打印片。

      這樣的企業在新邵還有很多。近年來,新邵縣以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資江兩岸先進制造產業園為主體,突出循環、綠色特征,抓住數字產業、裝備制造發展勢頭,做特做強循環經濟、裝備制造2大優勢產業,不斷推動資源再生、綠色礦業、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等4大領域延鏈優鏈、集聚成群。

      如今,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列入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銅鋁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經濟開發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91.8億元,增長25.7%,成為省級高質量發展綠色園區;鴻遠金屬、眾德科技年產值超10億元,新龍礦業連續兩年納稅超5000萬元,鴻騰鋁業、科瑞生物、興榮再生資源回收等企業稅收增長50%以上;7家企業入選全省上市后備資源庫……一大批高端、智能、綠色企業在新邵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成長得越來越好。

      傳統產業煥新

      ——做好做優現代農業、文旅康養2大傳統產業

      4月27日,來到新邵縣潭府鄉陂丁村,只見萬畝浩如煙海的南竹隨風擺動,沁人心脾?!耙桓窨梢灾谱?0個產品,工藝筷、竹地板、竹家具、竹封裝條、竹纖維內衣褲……”四杰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石紅葉介紹起南竹,如數家珍。

      在過去,新邵南竹生產企業因為產品單一、價格低、銷路窄,總是懷“材”不遇。該縣大力發展特色竹業,發展“以竹代塑”“以竹代鋼”等全產業鏈條,實現竹產業綜合年產值達2200萬元,現正計劃以4個鄉鎮為主產區,推進10個鄉鎮竹加工企業建設,新建南竹深加工企業園區,實打實讓32萬畝南竹變成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態富礦”。

      在南陌生物中藥材種植基地,連片的玉竹翠綠欲滴,葉片繁茂,長勢喜人。該基地種植的羅漢果、玉竹、百合、玉米須、玫瑰花等多種中藥材經深加工成植物中草藥、有機提取物、有機花草茶后,將銷往國內外。

      為支持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新邵縣定期邀請省級專家指導培訓農業示范戶中藥材栽培、深加工、銷售,組織籌備成立中藥材產業協會。截至目前,新邵縣50畝以上規?;兴幉姆N植基地82個,總面積32152畝;玉竹、金銀花、龍牙百合等產區種植面積均達到萬畝以上。

      近年來,新邵縣大力實施藥材先導示范、果蔬補鏈、茶葉復興、油茶提質、以竹代塑、文旅康養、畜牧擴能“七大工程”,推動形成“一鎮一特”發展格局,新增中藥材、蔬菜、茶葉等農業產業基地1.67萬畝,創建市級特色產業園2個,新增龍頭企業10家;充分挖掘“龍山醫藥文化”和“孫氏正骨術”兩大國家級非遺項目,以國家4a景區白水洞為龍頭,優化中醫藥康養、鄉村休閑、紅色旅游等精品旅游線路,做好“旅游+農業、生態、康養”文章,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08億元,被評為中國健康旅游名縣。

      在現代農業和文旅康養的融合下,大批游客來到新邵,游白水峽谷、走千年鳥道、賞萬畝竹海、探中醫文化、買地道藥材,“康壽新邵”的名片不斷被擦亮。

      持續精準發力

      ——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看準了,就抓緊干。新邵出臺一系列政策,明確7條細分賽道、采取“十大行動”、制訂28條計劃、落實“七個一”工作任務,建立縣級領導聯系產業鏈、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制度,培育企業發展的優良“土壤”。

      今年2月18日,新邵縣舉行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3月1日,新邵縣召開產業發展大會,集中表彰10家突出貢獻企業和10家綜合創新能力企業;4月18日,人才大會召開,迭代升級了21條人才政策,聘請6名院士專家為第一批“引才大使”,現場簽約激光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鏈基地等11個項目;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也走進產業園區,了解情況,聆聽訴求,為企業紓困解難,同時赴外地開展精準招商,洽談對接項目……密集行動的背后,是縣委、縣政府拼環境、拼服務、拼配套、拼保障的堅強決心。

      該縣還搭建科創平臺載體,成立了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新邵工作站,集聚300多家專業服務機構、鏈接39家高校、科研院所及300多位各領域專家人才,計劃籌建院士及專家工作站項目2個,為校企“牽線搭橋”;聚焦科技企業融資問題,強化政銀企對接,探索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的機制和路徑;呵護創新主體,結合助企“紓困增效”“企業家接待日”等專項活動,宣講創新扶持政策,服務企業科技創新,選派助企聯絡員到企業“點對點”開展幫扶、紓困解難。

      在“人才+科技”的雙輪驅動下,截至今年2月,新邵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1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完成企業上云310家、上平臺31家,技術合同登記5.05億元,為構建“2×2”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撐。

      厚植沃土,動能澎湃。今年1-2月,公布的11項主要經濟指標,新邵有10項指標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項指標增速排全市前3位,新申報并獲得認定的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數量排全市第一,成功實現“開門紅”“開門穩”。隨著“2×2”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成型,新邵將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積極主動擁抱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不斷邁進。

      (文/李文娟 肖斌輝)

      推薦:更多精彩關注 機電之家官方微信公眾號

      【 責任編輯:cxl 】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機電之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機電之家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電之家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日韩欧美tⅴ一中文字暮_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_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2. <em id="4ep9y"><ruby id="4ep9y"><u id="4ep9y"></u></ruby></em>
        <button id="4ep9y"><acronym id="4ep9y"></acronym></button>
      1. <span id="4ep9y"></span>

        <span id="4ep9y"></span>